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7月22日,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在2023国际货币论坛上表示,截至2022年末,人民币已成为继美元、欧元后的第三大国际货币,国际化水平总体呈现长期增长趋势。
陈雨露认为,面向2035年,人民币要与美元、欧元等量齐观,需要构建三大条件:一是要基本完成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二是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取得长足进步;三是中国金融体系的制度性开放与风险控制体系之间要实现高阶平衡。
“人民币国际化的价值逻辑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人民币有望成为最具活力、最具有潜力的全球优质公共产品。”在陈雨露看来,人民币国际化为广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提供了国际支付货币和储备货币的新增选项,并推动国际货币格局朝着多元竞争、相互制衡的多极化方向前进,增加了世界经济的稳定性。
陈雨露表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向前需持续做好基础性工作,应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一是增强居民和非居民的人民币可获得性,以及人民币跨境使用的便利性;
二是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
三是深化人民币金融市场建设,构建以债券市场为核心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
四是持续推进“双碳”目标落实落地,积极推动全球气候合作和全球气候治理的改革;
五是持续发展数字经济,深度参与全球数字领域的经贸规则的制定和治理。
2023国际货币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与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北京银行协办,重阳投资教育基金特别支持,论坛上发布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3》。(马慜)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