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7日讯(记者 马常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各地应该如何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表示,随着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各地应以自身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为支撑制定数字经济产业规划,同时探索降低制度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活力,切实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受访者供图)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占GDP比重41.5%,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谈到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陆铭认为,我国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完备,具有从底层芯片、通信设备到平台的完整产业链,国内巨大的人口与超大市场规模等优势。
近年来,各地密集出台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不过,陆铭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区的数字经济产业规划重点不够突出。
“如有的城市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高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5G通讯与新一代物联网、集成电路、产业互联网等都作为重点发展领域,这种大而全的发展规划反映出,很多地方的数字经济规划可能并没有从自身比较优势出发,缺乏构建数字经济生态意识。”陆铭说。
为更好地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陆铭建议:制度设计应以促创新促发展为导向,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加强中央指导,促使地方政府数字经济产业政策立足于当地比较优势;降低数字经济企业运行的制度成本,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保障;将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落到实处;落实多项制度鼓励平台企业发展。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